- 李雪莉;李尽晖;
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是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全面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存在协同育人共识不强、协同育人合力不足、协同育人效能欠佳等现实困境。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四螺旋理论三大理论支持,应从“人”的发展层面凝聚协同育人共识,从利益协调层面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从协同驱动层面提升协同育人效用等方面采取措施,优化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
2023年08期 No.45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树平;
1+X证书制度是支撑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发展的制度安排,表现为一种育训结合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促进就业、劳动用人的评价机制。当前,1+X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领域备受关注,主要源于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传递的职业教育诉求、职业教育从层次教育转向类型教育的制度安排、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需求几个方面,但是1+X证书制度在理论建构及实践操作层面都存在诸多疑惑,亟待澄清。为深入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急需建构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教授“一技之长”转向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化制度。
2023年08期 No.451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钟颖;
以2007-2021年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综合考查对口专业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与安徽省、人均GDP全国排名前十位省市以及全国各产业、行业就业人数的适配度;并结合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标,分析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专业教师结构与安徽省各行业人才需求的协调度。研究显示,毕业生规模与多区域行业人才需求均存在滞后性,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服务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整体功能弱化;专业师资力量差异显著,实习指导教师整体师资水平较低。建议通过多方共建行业人才数据平台,乡校企搭建“三农+人才、产业”区块链等路径,实现安徽省中职教育专业设置在跨界协同中与区域产业结构共生发展。
2023年08期 No.451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褚小颖;青祖斌;余婧;王小文;杨甜;张惠巧;
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作为文献信息来源,对近10年“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从内涵与价值、学理依凭、融合机理、育人模式构建与课程改革四个方面回顾并分析该领域研究脉络和方向。研究发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内涵与价值剖析多属拆分理解;研究内容偏向内涵与路径研究,学理支撑和融合机理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方法倾向个案研究与经验总结,方案设计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较弱;实施成效存在片面化融合倾向,课程重构与教学改革难以达到预期。未来应扩展研究视野,加强内涵建设与价值追寻;丰富理论基础研究,探索深度融合机理;探寻多样研究方法,增强理论研究说服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落实多元参与责权利制度。
2023年08期 No.451 18-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