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职业教育

类型时空

  • 多理论视角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模式与路径

    李雪莉;李尽晖;

    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是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全面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存在协同育人共识不强、协同育人合力不足、协同育人效能欠佳等现实困境。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四螺旋理论三大理论支持,应从“人”的发展层面凝聚协同育人共识,从利益协调层面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从协同驱动层面提升协同育人效用等方面采取措施,优化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

    2023年08期 No.45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反思

    高树平;

    1+X证书制度是支撑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发展的制度安排,表现为一种育训结合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促进就业、劳动用人的评价机制。当前,1+X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领域备受关注,主要源于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传递的职业教育诉求、职业教育从层次教育转向类型教育的制度安排、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需求几个方面,但是1+X证书制度在理论建构及实践操作层面都存在诸多疑惑,亟待澄清。为深入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急需建构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教授“一技之长”转向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化制度。

    2023年08期 No.451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配性研究

    钟颖;

    以2007-2021年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综合考查对口专业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与安徽省、人均GDP全国排名前十位省市以及全国各产业、行业就业人数的适配度;并结合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标,分析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专业教师结构与安徽省各行业人才需求的协调度。研究显示,毕业生规模与多区域行业人才需求均存在滞后性,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服务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整体功能弱化;专业师资力量差异显著,实习指导教师整体师资水平较低。建议通过多方共建行业人才数据平台,乡校企搭建“三农+人才、产业”区块链等路径,实现安徽省中职教育专业设置在跨界协同中与区域产业结构共生发展。

    2023年08期 No.451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近十年“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研究进展

    褚小颖;青祖斌;余婧;王小文;杨甜;张惠巧;

    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作为文献信息来源,对近10年“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从内涵与价值、学理依凭、融合机理、育人模式构建与课程改革四个方面回顾并分析该领域研究脉络和方向。研究发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内涵与价值剖析多属拆分理解;研究内容偏向内涵与路径研究,学理支撑和融合机理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方法倾向个案研究与经验总结,方案设计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较弱;实施成效存在片面化融合倾向,课程重构与教学改革难以达到预期。未来应扩展研究视野,加强内涵建设与价值追寻;丰富理论基础研究,探索深度融合机理;探寻多样研究方法,增强理论研究说服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落实多元参与责权利制度。

    2023年08期 No.451 18-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质量工程

  • 社会角色理论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角色的失调与校正

    李静;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愈加明显,“双师型”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双师型”教师具有多重的身份与角色,而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出现角色冲突、角色不清以及角色距离等角色失调问题,阻碍了教师队伍的发展。通过角色理论对此进行分析,期望从外部环境以及教师自我内部发展两方面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进行角色校正。

    2023年08期 No.451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芬兰“研究本位”的教师教育体系:历史路径与价值意蕴

    曾翠;

    教师教育关乎一个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前进步伐。进入21世纪,芬兰在OECD举办的PISA中大获成功,声名大噪。溯源芬兰的教育发展进程可以发现,芬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有序地通过多项改革举措实现了研究型教师教育体系的转型,推动了教育事业的稳固发展。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9.6%的大背景下,教育改革的举措应合理借鉴芬兰教师教育的特点,严格选拔,着重构建师范生生源质量保障体系;重视实习,开展研究本位的教育实践;突破桎梏,探索师范生多样化就业渠道。

    2023年08期 No.451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校企协同培养机械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梁钱华;武昭妤;韩勇;

    机械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校企融合度低,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人才适应性不高,专业教师能力发展受限等问题。因此,需要建设并用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共生发展校企命运共同体,通过深度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协同共建共享教学资源,打造跨界融合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产品导向与实战实训,才能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2023年08期 No.451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智慧教育

  • 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教学形态的挑战与实践

    姚年春;何玉林;蒋道霞;

    职业教育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社会不仅需要单一的专业化人才,而且需要拥有创新意识并可以驾驭人工智能创造新价值的高技能人才。从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的诉求出发,提出了教学目标转型的措施,对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必备的思维方式和人才素养进行分析,以加快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升人才素养。

    2023年08期 No.451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数字公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数字素养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研究

    彭亚雄;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是数字原居民,他们生活在被互联网、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所包围的时代。他们既是数字红利的受益者,也是数字素养的缺失者,很多高职学生陷入数字科技中无法自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从数字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出发,阐述高职院校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重要性,指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现状并提出提升策略,希望能为高职院校数字化教育教学转型提供参考价值。

    2023年08期 No.451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学海泛舟

  • 必然·实然·应然: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刍议

    凌烨丽;王石;

    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理论智慧和实践主张,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遵循。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是为党和国家培养新人、推动党和国家永续发展、促进课程思政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教师队伍良莠不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性差、评价指标不够科学等实际困境。因此,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应结合受教对象的学情、生情,切实提升“融入”的系统性、学理性和有效性,把握好融入内容,遵循“五个度”的融入要求,更好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2023年08期 No.451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适“度”发展观

    任禾;

    高职院校只有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高度、厚度、深度、强度、宽度、黏度、温度和效度,因人而导、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材而教、因体而用,才能真正达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预期的效果。

    2023年08期 No.451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